司法改革如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热议两高报告

2016年03月15日 09:12:56 | 来源:新华社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司法改革如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全国人大代表热议两高报告

  新华社记者邹伟、罗沙

  最高法两个巡回法庭共审结案件1653件,被群众称为“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为重点,在13个省区市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13日提请大会审议的两高报告中,司法体制改革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两高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下大气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推动司法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说。

  公正司法,首先要为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敞开大门。最高法报告显示,去年5月起,立案登记制改革全面实施,变审查立案为登记立案,“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登记立案率达到95%。

  “一手抓执法办案,一手抓司法改革,力度、深度、广度前所未有。”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罗殿龙说,“以司法公开作为突破口,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同时倒逼司法公正和效率。”

  为了让司法公正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妥善处理群众的涉案信访申诉和涉诉信访案件,成为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重点之一。

  目前,全国四级检察机关全联通的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已建成,相隔千里“面对面”接访成为现实。各级法院推进网上申诉信访和视频接访工作,实行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诉信访案件,健全信访听证制度,进一步落实信访终结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接待群众来访人数同比下降12%。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海萍评价说,上述举措是深化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一大亮点,推动解决老百姓信访难,有效保障信访人权益,帮助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司法民主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去年以来,黑龙江、江苏、山东、陕西等10个省区市50个法院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全国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284.6万件。

  “更多普通群众走近司法、监督司法,深化了司法民主,提高了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可度。”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认为。

  改革,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截至今年2月,全国法院公开裁判文书1570万份、被执行人信息3560万条,直播庭审13万次。检察机关全面运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对社会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241万余条、生效法律文书67万余份,发布重要案件信息7.9万余条。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打开一条通往公平正义的便捷之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的幸福感。

  司法改革重锤已经落下,险滩礁石阻挡不了改革洪流。来自各方面的智慧,汇聚成攻坚克难的力量——

  广东是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副局长梁志毅建议,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巩固改革成果,应当尽快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法官法、检察官法,把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列入修改内容。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加强顶层设计、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智友提出,希望两高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总结前两批改革试点省份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做法,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改革任务重,丝毫不能懈怠。”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马永胜说,内蒙古检察系统将全面推进各项司法改革措施,确保检察机关依法独立高效行使检察权。

  增设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扎实推进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深入推进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人们从两高报告中清晰感受到,2016年,司法体制改革将继续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拿出让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

  “要坚持以人民呼声为第一信号,通过深化司法改革,使司法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司法公正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权威和温暖。”罗殿龙说。(参与采写:张莺、张丽娜、王博、董小红)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