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82年12月,那一天的城外,没有风。
河流上,风帆都是静止的。只有岸边传来的马蹄声,才扬起一阵尘土和微风,鬃毛轻轻飘起,贴着忽必烈的衣服。这位马背上的皇帝,正在南眺,他挽起了豫冀大地上的弯弓,用运河的水流,打通了中国的南北。
如果,他的目光能够穿越时间的河流,能够穿过宋代的京华锦梦,能够越过隋代的千里烟波,一定会和另一位君王的目光相遇。
那是在公元前486年的江淮大地,芦荻萧萧,吴王夫差站在邗城之上,正在北望,北望他的宏图伟业,北望他的春秋争霸。
这两位君王的目光,正在这幅百米画卷上空交集。画卷之上,千年运河,奔腾不息。
本月30日,一幅大运河的百米长卷就将在扬州市美术馆展出。这幅百米长卷,扬州市国画院院长安玉民,一个人就画了四十米。四十米上,上千人物,造型各异,神态生动,每个朝代的服饰风格,都经过了详细的考证。
四幅画卷,串联运河千年传奇
在这幅百米长卷上,开头的四十米,是要以人物画串联起运河的起源和生长。
《春秋争雄,吴凿邗沟》,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启了扬州城、大运河的千古传奇。当身批铠甲的吴军将士们挖开第一锹土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锹土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他们当时只是尽着自己的职责,为了君王虎视中原的囧囧目光,为了让长江和淮河这两条伟大的河流携起手来,能让吴国的水师能够扬起北上的风帆。画面中,吴王夫差站在城墙之上,昂首背立,目光高远。而城下的士兵和农夫们,正在辛苦地劳作着。
《雄才大略,沟通吴越》,时间到了公元六世纪末,隋炀帝杨广为了巩固天下,先后修建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等,最后又开通了由镇江至杭州的运河,奠定了大运河的整体布局。这时候的隋炀帝,意气风发,雄才伟略,他用运河,激发起一个民族的创造力,长江和黄河,从此紧密相连。画面上,隋炀帝站在龙舟之上,岸边民工,赤裸上身,打桩拉土。画面一角,还有一处万人坑,劳累至死的民工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
《汴河通畅,京华梦短》,沿着夫差和杨广的运河一路向北,一路水阔天长,风华旖旎,到了淮安就该进入中原了,大运河几乎是带着崇拜的心情,走向黄河,并哺育了从隋唐到北宋,好几代王朝的繁华。从长安到开封,几代都城的东移,都在迁就运河。可惜啊,开封的繁华旧梦,太短太匆匆。画面中,一条大河横贯东西,一座桥梁飞跨南北。在城楼之内,好一派欣欣向荣的市井景象,店铺林立,买卖频繁,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一统天下,南北交融》,时间到了元代,元军出征南宋,战旗还没有在视线中远去,忽必烈就派科学家郭守敬进行大运河穿越山东的前期勘察工作。那时候的忽必烈,已然知道从军事上南下必将势如破竹,事后一定要打通漕运,交融南北。而正因为元朝定都北京,决定了现今大运河从北向南的走向。画面上,忽必烈骑在马上,身材雄伟,目光坚定,船队激起千里波涛,马队扬起漫天尘土,正在向南而去。
三月考证,鞋底厚薄都有讲究
相信任何一位站在这四幅画面前的人,内心都会由衷地赞叹。画面上尽管人物众多,却是井然有序。更值得惊叹的,是这其中上千个人物,每个人的神态都是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
“去年九月,接到这个画作任务时,我也思考了很久。”安玉民说道,“对于我来说,这不同于个人的创作,这是代表江苏,或者说,是代表中国的大运河,每一次下笔,都要还原这条神奇大河的千古魅力。”
于是,当其他画家开始沿着运河两岸采风时,安玉民却选择了转身,他走进了博物馆,走进了那些泛黄的古籍之中,还有那些生动再现着历史的文物之中。“光是查阅资料,就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但是我必须要去了解,大运河在每一个历史朝代中的形态走向,以及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其实很多书籍,记载都有偏差,很多都是演义,都是戏说。而我的绘画,必须精准。”
安玉民要考证的这些史料,在于画面上,那些人物的服饰。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人物是怎么穿戴的?安玉民询问了很多专家,得知服装如同长布,需要一层层包裹在腰间。更为重要的是,头发必须是梳立起来的。“因为自从有了火,就会点燃披散下来的头发。”在确定了夫差的造型之后,还有众多的大臣,军士,民工等,“开掘大运河,肯定是军士和民工一起完成的。那么军士和民工的服饰有所区别,而且年老的,年少的,他们在干活时的动作,一定也有所不同。”有了这样的细致用心,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画面上如此众多的人物,却显得千人千面,各有姿态了。
那么,到了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开挖运河,有功有过。功在于利在千秋,过在于草菅人命。安玉民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就让隋炀帝站在高大的龙舟之上,服饰精美华丽,和河边那些赤膊的民工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民工们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史可依的。“我在博物馆中,看到很多精巧的设计,比如石头堤岸,石头之间是用卯榫固定在一起的。”当然,安玉民也没有回避隋炀帝的暴政,画面一角的万人坑,那些凌乱散落的尸体,就是最好的呈现。
而在宋朝时,画面中没有了帝王的主角,而是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繁盛景象。安玉民也坦言,在这幅画面中,桥梁和城楼,都参考了《清明上河图》的图案。“绘画往往能最真实重述历史,那时候的房屋,桥梁,就是那样的结构。”在画中的开封城,店铺林立,这也是根据历史的考证,“那时候经济很发达,很少人在家烧饭的,都是去饭店吃,所以饭店很多,而且那时候的女子,也不会过多抛头露面,所以女子的身影,都是出现在屋内的一角。”
画到元代时,对于出生在内蒙古的安玉民来说,就有了亲切感。那些马背上的服饰,对于他来说非常熟悉。当然,元代的蒙古服饰,当然会有些差别。比如鞋底,一定要画得非常轻薄。“那些都是战士啊,他们的鞋底一定要很薄,这样才能更快地上马杀敌。”而且,那些战士们的弯刀形式,都有讲究,“那些弯刀是不开刃的,否则常年挎刀骑马,容易割伤自己,蒙古战士都是靠着力量和速度去砍杀敌人。”
一年心血,数易其稿终将期待
考证完资料,真正开始动笔,开始的初稿,可以用数易“无数”稿来形容。每一幅画面上的构图都需要反复推敲,也得到了多方专家们的建议。“比如在画面中,开始的三位帝王,都是站在地上的,我总觉得有些不合适,但是始终找不到最佳的处理方式。最后,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梦到了一个场景,那里面的夫差是站在城墙上的,杨广是在龙舟船头的,忽必烈是骑在马上的。对啊,这样一来,他们的形象就完全立体起来了,还能符合各个帝王的性格特征。还有夫差和忽必烈,一首一尾,却各自用向北或朝南的目光,在画面中交集在一起。”
而在具体绘画的过程中,安玉民也在不断的实践中,突破了自身对于绘画的理解。“在我看来,中国绘画地域特色鲜明,北方画家注重形的表达,南方画家擅长意的表现,但是在这四幅画面中,我努力让形和意,在画面中每一个人物中达成共融,让每一个人都要有差异性。”
更多的,还是中西方绘画形式在他画面之中的碰撞。“中国古代绘画,对于人体结构,不会太过精准,往往一幅画面上,有人显得很大,有人显得太小。可能并不科学,但是这就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所以,在这次创作中,我也让帝王、大臣、民工们的比例有所不同,在个体上遵循西方美学的精确,在整体上表达东方绘画的意境。”
如今,这四幅作品,以及江苏省内其他画家完成的山水风景画,将共同在扬州市美术馆内,展现运河的千古旖旎。而对于安玉民来说,这还不是终点。“4月份展出的长卷属于中稿,在10月份之前,我们还会最终创作出百米长卷,到时候人物造型更大,人物的服饰装点,就要更加丰富。当然,有了中稿的底子,我也对最后的画卷呈现充满了期待”。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汪璐)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