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青果巷、半部龙城史”
在历史悠久的青果巷里
只有一座明代遗存——贞和堂
经历了五百年沧桑巨变
它成为了巷内保存最完整、规格最高
气势最恢弘的古建筑
唐荆川仕途坎坷的一生
和唐氏家族曾经的荣耀都藏在这里
推开古朴大门
相信你会和小编一样
被它深深吸引和震撼
贞和堂位于青果巷的中段,是唐氏八宅中的主宅,以前也叫保合堂。现在,贞和堂作为明代大家唐荆川的纪念馆对外开放。在青果巷这条古建筑云集的街区,贞和堂的大门并不起眼,甚至有些拘谨。因为贞和堂原有门厅、轿厅、大厅、二门及后进内院住宅,留存至今门厅已拆除,我们看到的大门,其实是轿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胡石教授口述明代遗存——贞和堂的故事
虽为明代遗存,但由于岁月和战火的侵蚀,贞和堂在清朝和民国时期都经历过维修和重建,所以贞和堂拥有明、清和民国三种建筑风格,在古建筑中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轿厅
原轿厅翻建的第一进是典型的民国风格,其青砖扁砌的墙面让人眼前一亮,仿佛一时间将你拉回那个年代。一走到门口,就可以看到唐荆川手握毛笔的塑像,儒雅又不失英姿。
第一进是唐荆川纪念馆的序厅,馆内展陈简洁明朗,左侧介绍了唐氏八宅和唐氏家族。宋朝末年唐荆川的六世祖唐华甫,为避兵乱从高邮(今江苏扬州)来到常州定居,其后唐氏在常州逐步发展,成为了诗礼传家、科举入仕的名门望族,到唐荆川时家族发展达到鼎盛。
序厅右侧则是贞和堂的概况和纪念馆导览图,贞和堂的整体结构一目了然。目前,贞和堂仅开放前四进的主展厅区域,两侧的体验区等暂未开放。 唐顺之,号荆川。绕过塑像在背面有一张唐顺之年谱,记录了他一生的重要节点。唐荆川15岁学有所成,23岁高中会元,本应仕途平顺,前程远大,但由于清廉直谏,屡遭贬黜。虽然唐荆川四次入朝为官,但前后有二十多年时间赋闲在家。52岁时他临危受命,抗倭报国,54岁积劳成疾,病逝船中。 大厅历经五百年岁月侵蚀,曾经唐氏家族的辉煌我们还能在贞和堂的第二进窥见一二。这是贞和堂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一进,也是常州保存下来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建筑内的木构件材质全都是采用楠木和紫檀木,用料和工艺都极其讲究。
还未走进大厅,保合堂三个大字已经映入眼帘。第二进还原了唐家大厅的陈设,尽显当年大家风范。最有看头的,要数大厅的梁柱。大厅的冬瓜梁和梁下的4根楠木柱都是从明代流传下来的,云雾花木构件是典型的明代风格,楠木柱顶端的木质雕花件形似伸开的纱帽,所以该厅也称纱帽厅。
根据资料显示,大厅东侧走廊壁间嵌有唐荆川外孙、明书法家孙慎行撰书的《保合堂记》碑刻,系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孙慎行为唐荆川子鹤徵80大寿所作。但由于暂未开放,苏心游未曾见到碑刻。
唐荆川
作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学者、抗倭英雄的唐荆川的一生成就展示,从第二进正式铺成开来。
毗陵人杰
唐荆川年少时天赋异禀,寒窗苦读,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殿试为二甲第一传胪,赐进士出身,改庶吉士,授兵部主事,调吏部,改翰林院编修。一生博学多才,古文崇尚唐宋,卓然为一大宗。唐荆川一生品行端正,不媚权臣,直言敢谏,所以仕途坎坷。
本色论者
嘉靖二十年,唐荆川由京师返乡,从此开始了其长达二十年的家居生涯,也因此成就了他在明代文学界、思想界不可磨灭的地位。
唐荆川在参悟阳明心学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本色论”的文学主张,要求文章回归本色,提倡写作真性情真精神,追求诗品与人品的统一。他对“本色”之文的倡导开启了明代中后期性灵文学思潮的先声,对徐渭、李贽、公安派等论文影响巨甚。济世武略
唐荆川一生以天下为已任,拥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当嘉靖朝北虏南倭交相入寇的危急关头,允文允武的唐顺之便为朝野所瞩目。
救世心切的他,不计个人清誉,应臭名昭著的佞臣赵文华的举荐毅然出山,身披戎装、亲临一线,推行“御敌于海外”的战略思想,先后协助诸将官取得了三沙之捷、姚家荡大捷,为凤阳巡抚李遂平定江北倭乱做出了重要贡献。后院
相比大厅给人的雄伟大气,第三第四进给人以庭院深深的幽静之感。翻修的原因,后两进是清朝建筑风格。
斑驳台阶、古色古香的木门,连屋上每一个瓦片都在诉说这个古宅的故事。漫步其间,真有走进明清大宅院的错觉,仿佛时间在这里停住了。
但那庭院里的芭蕉又绿的亮眼,彰显蓬勃的生命力,就像贞和堂留存至今的惊喜和生生不息的魅力。 后院中还有一尊唐顺之习武健身的铜像,让人遥想起他曾经在这里生活的样子。第三第四进展陈区介绍了许多功成名就的唐氏成员,以唐荆川为代表的常州唐姓一族,古今名人辈出,为常州的人文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历代科举中,唐姓有1名传胪、5名会魁、4名经魁、5名武魁、10名进士、38名举人。其中许多人入仕为官,知府、侍郎、尚书一级的职官多名,有的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医学家、文学家和书画家。
唐荆川纪念馆开放时间冬令时:
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00
夏令时:
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3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走过五百年的风风雨雨
贞和堂带着它厚重的历史焕然新生
生命不只有长度
有时间就来贞和堂
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
读一读唐氏家族荡气回肠的故事
给生命增加厚度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