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剪纸《今天啊做核酸啦》-吴治平
这段时间,你做了几次核酸检测采样?
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防疫志愿者……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他们,留下了诸多暖心的故事。
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而不只是他们的事情。
大运河畔,江苏的非遗传承人们,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助力抗疫。
技艺历久弥新,温情满满。
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待到春暖花开时》-张方林
“待到春暖花开时。”这是南京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方林的作品。
一片明亮的红色中,三位医护人员正排着队,一位护士在为前面的护士系好防护服,最右边这位护士望向远方,口罩虽然遮住她的脸,眼中却溢满笑意……
剪刀在纸上游走,将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记录下来,同时也饱含张方林的祝愿。
南京剪纸作品-吴治平
在核酸检测采样点,执勤的民警指导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成功完成了采样…这是另外一位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吴治平,记录下的故事。
文章开头的那幅剪纸《今天啊做核酸啦》,也是吴治平的作品。
3年来,他用一双巧手,创作了几十幅“战疫”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的表达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致敬,也有的宣传防疫知识,呼吁大家少流动、不聚集,每个人都做好防护。
无锡泥塑
泥塑《敬礼!医生阿姨》-顾飙
搓、揉、挑、捏、印、拍、剪……无锡泥塑有“手捏十八法”,能够将人物的瞬间动态凝固定格。泥人活灵活现,赋予了泥土生命。
无锡市级非遗传承人顾飙,捏出了两个正在行少先队队礼的小朋友。虽然作品中没有“医生阿姨”的身影,但是抬着头仰视上方,长着的口似乎念念有词,正是在向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敬礼。
苏州核雕
核雕《苏州加油》
一位90多岁的老人坐着轮椅来到核酸检测采样点。当志愿者告知他下次可以预约上门采样时,老人却笑着拒绝了,“医护人员、志愿者们都太辛苦了,我还能动,不想麻烦大家。”
这是苏州市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文良在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时,亲眼见到的一幕。
他在只有拇指大小的橄榄核上,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一场景,并将这件作品取名为《苏州加油》。王文良说,想通过这件作品,致敬医护人员,致敬志愿者,致敬每一个为抗疫付出的人,为苏州加油。
常州烙画
烙画《小憩》-范永恒
想做志愿者却被“婉拒”的常州烙画区级传承人范永恒,选择用自己最擅长的技艺,以烙铁为笔,记录了多个动人瞬间。
他创作了系列抗疫主题烙画:医护人员蹲下,为小朋友做核酸检测采样;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因疲劳趴在桌子上小憩的“大白”;手拿喇叭和竹板的宣讲员,正在做疫情防控宣讲……
扬州杖头木偶
木偶短剧《口罩歌》-扬州市木偶研究所
疫情防护,戴好口罩至关重要。可是当遇上不愿戴口罩的小朋友,家长着实要费一番口舌。那么,这部木偶短剧《口罩歌》可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理解戴口罩。
星星、豆豆这姐弟俩的妈妈是一位白衣天使,奋战在疫情前线。姐弟俩与宠物花花、大白乖乖待在家里,教会小朋友们注意卫生,戴口罩、勤洗手,保护好自己,为他人负责……扬州市木偶研究所的非遗传承人们,创作编排的木偶短剧《口罩歌》,就是希望通过木偶戏让孩子们更好了解疫情防控小知识。
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魏云彩、徐妮娜
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魏云彩,则和徒弟徐妮娜共同创作了作品《战胜疫情迎春天》。“他们逆行而行,不顾个人安危……”徐州琴书亦称“苏北扬琴”,声腔丰富,既有南方曲艺的优美、秀丽,又具北方曲艺的粗犷、激昂。
《战胜疫情迎春天》便用这种古老的曲艺形式致敬抗疫英雄,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南通板鹞风筝
南通板鹞风筝《“疫”翻风顺》-刘剑锋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南鹞北鸢,而南通正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哨口板鹞最具特色。安了哨子的风筝,迎风而上,风吹哨响。风力大小变化,便会形成动听的旋律。
南通板鹞风筝(哨口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剑锋的作品《“疫”翻风顺》,所用的哨口只有纽扣大,一共6组,每组三个,制作难度更大。哨声响起,便是刘剑锋想要传递出去的“加油声”。
连云港面塑
面塑作品-孙连东
来自连云港的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孙连东,用一幅高70厘米、宽50厘米的面塑作品,向抗疫一线人员致敬。
这幅作品运用了浮雕制作技法,主题人物表现的是医护人员,背景表现的人物是各行业的党员志愿者。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棉棒、消毒液、采样管等各种细节小物,也格外细致。
盐城建湖方言
肖功章(右)
“请大家不要串门多睡觉,客厅内做一做健身操。无聊时多读书来看看报,何惧再添一身膘,战胜疫情的凯歌冲云霄……”
作为盐城县建湖县曲艺家协会主席、盐城市非遗“建湖方言”传承人,“名嘴”肖功章发挥自己能编、能唱、能说、能演的特长,创作表演了《文明实践记胸怀》《冠状病毒不可怕》《众志成城战疫魔》等音视频作品。
他手持话筒、腰挎音箱、身穿红马甲,进企业、走村居、到社区,用通俗易懂的数来宝、方言脱口秀等形式,巡回宣讲疫苗免费接种、全员核酸检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当然,这些只是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小部分。
据此前统计,江苏 13 个运河城市拥有 10 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62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45 个项目省级非遗项目。
从“指尖”到“心尖”,江苏的非遗传承人们坚守技艺,将温暖镌刻在一幅幅作品中。
文 | 现代快报 +记者 李鸣
图 | 来自现代快报、南京日报、无锡市文广旅局、徐州文化馆、新华网、南通非遗、中国江苏网、扬州市木偶研究所等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