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人来说,生活在河流沿岸是一件幸运的事。河流能够保证充足的淡水供应,既可满足人口饮水需求,又可用于农业灌溉,还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此外,水运也是工业革命之前少数堪称高效的运输方式,士兵、武器、粮食、商品若能走水路,有时运输效率较陆上可以提高数十倍,故河道隘口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否通航对于地区商业的发展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繁荣的古代文明多发迹于大江大河沿岸。
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两座城市有幸同时受到欧亚大陆最大自然河与最大人工河的恩惠,那就是“江河交汇”的扬州、镇江,两者一南一北,屹立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它们都是延续千年的文化名城。在运博馆基本陈列《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有一件文物见证了镇江悠久的城市历史,那就是“铁瓮城明清道路”。
展厅中的“铁瓮城明清道路”,一座三国城址的明清道路
“铁瓮城”指的是三国时期,孙策在今镇江市区北固山前峰位置所修筑之坚城。史料记载:公元195年,孙策占据江东,派将军孙河“屯京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将其政权中心自吴(今苏州市)迁于京口(今镇江市)并“筑京城”,仅三年后(公元211年)孙权又从京口徙治秣陵(今南京市)。由此可知,铁瓮城筑于公元195年至208年,原名“京城”,《乐雅》曰:“绝高为京”,当时的“京城”指的是高大而险峻的城池,足见其坚固。而“铁瓮城”之名则是民间俗称,唐《润州图经》曰:“古谓之铁瓮者,以其坚固若金城之类。”也是形容其艰险难攻。
《舆地志》曰:“(铁瓮城)吴大帝孙权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壁。”铁瓮城是古代中国较早出现的整体包砌青砖的城池,同时期的东汉首都洛阳的城墙仍然只是用土夯筑,是一座典型的军事要塞。(图为铁瓮城遗址中六朝时期包砖墙,目前三国时期砖包城墙仅存于记载,尚未见实物)
虽然不久之后出于对抗曹操南下的战略考虑,孙氏将政权迁移到了地形更加适合防守的南京,但孙权的京城选址巧妙,开镇江为地方首府之先河。根据地方志录记载,此后的1700余年,铁瓮城历经晋、唐直至明、清,一直是江南地区性的行政中心,堪称“千年衙城”,这在古代城市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铁瓮城之坚见于两点,一是城墙之坚,二是地势之坚。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相传“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甘露寺(一说非今建筑)。
北固山自南向北分前、中、后三峰。后峰即北峰,海拔约55.6米,甘露寺便在其上,中峰海拔约35.3米,以上两峰均为石质(火成岩)山体,山壁陡峭,两峰南北长约500余米,之间有长岗相连。前峰即铁瓮城所在地,亦称南峰、正峰,经历代建设基本被夷平,山体为粉性黏土,古称土山,古代前峰与中峰亦有土岗相连,现被东吴路从中隔断。北固山作为临江的制高点,发生水战时可以纵览全局,并且地势险峻难以登陆,后方又有安全的高地可以屯兵驻守,着实是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
多年来的考古成果也佐证了这一点,1991-1992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与镇江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铁瓮城西垣(城墙)、北垣进行了试掘;1993年以后,由镇江古城考古所与镇江博物馆联合组队,先后对城市四至、城内建筑及道路、城壕(护城河)等遗迹进行勘探、试掘;2004年对南门遗址实施抢救性发掘;2005-2006年对西门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其中在1994年的发掘中,发现唐、宋时期门墩包砖墙遗迹;在1996年的发掘中,发现六朝门墩包砖墙及宋至明清道路遗迹。也就是说这1700多年来,铁瓮城的大体位置都没有改变,历朝的人民行走于同样的道路、历代的遗址层层叠压,因此我们才能够在展厅中看到这样一件特殊的文物,以三国时期的城为名,却是来自明清,可以说是见证了一座千年古城的风风雨雨。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