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施行。大运河文化带建得怎么样了?5月12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决定》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部署会。记者从中了解到,《决定》实施两年多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形成了多个江苏“首个”。但还存在各地推进情况不均衡、有些政策文件执行不到位等情况,执法检查将针对文化引领、政府法定职责等重点领域的制度措施落实情况进行。
一批标志性工程实施 聚点成线勾画着大运河
“国字号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一期)正式上线运行、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正在加紧推进……按照《决定》提出的“提炼升华大运河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要求,大运河文化带一批标志性工程实施,聚点成线、汇点成面,勾画出我省大运河的千年底蕴。同时,全省上下紧扣“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定位,编纂出版了全国首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设立了全国首支、初始规模200亿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发行了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项债券,组建了全国首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等。
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执法检查的内容之一便是关注《决定》实施过程中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亮点,总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做法,比如省自然资源厅在全国率先制定大运河国土空间管控办法,省水利厅在大运河沿线开展水资源刚性约束“四定”试点,省生态环境厅实施“千吨万人”及以下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推进运河转型提升的实施意见》等等。
抓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解剖麻雀” 推动问题解决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汇报中,相关部门也指出,开展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核心监控区范围过大,沿线城镇保护和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区域开发强度高,生态空间管控压力大”、“大运河沿线水利遗产家底尚未全部摸清”等。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决定》实施以来的首次执法检查,有些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次检查将抓住影响和制约《决定》落地的一些关键环节来进行检查。
河道水系治理、生态空间管控和航运转型提升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根基,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污水直排、垃圾围河、码头乱象等相关现象时有发生,且联防联治中,不仅涉及文物、生态、航运等数家职能部门,还存在职能监管和属地责任交叉问题。执法检查将围绕这一重点领域,“对一些突出问题,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点段进行‘解剖麻雀’,看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到底存在哪些壁垒和困难。”
同时,文化引领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最鲜明的特征,《决定》对大运河文脉传承和价值弘扬作出了鼓励和引导性规定。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入挖掘和研究阐释还需要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监测管理体系还不够。省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少数地区对文物遗产保护不实不细,没有划定保护范围,甚至在保护范围内违法搭建。“要检查各地区各部门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文化引领的理念是否牢固确立,各项规定是否真正落实,推动各地解决文化带建设中文化元素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物价值和时代精神挖掘弘扬不充分等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摄影/曹伟 编辑/张闻芝)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