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运河+海丝”双品牌 宁波运河游“通江达海”别有风情

2019年05月13日 14:55:31 | 来源:宁波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宁波非遗传承人在展示石浦鱼骨造型艺术。(张正伟 摄)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800多年前,南宋词人姜夔在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扬州城,看到的是凄凉。而如今,如果你在扬州“解鞍少驻”,会看到烟花三月、繁花似锦,更会看到“海丝古港”宁波与同为运河城市扬州的热情牵手。

  5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扬州举行,在同期举办的国际运河城市文化旅游精品展上,包括宁波在内的20余座大运河沿线城市集中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你有河北梆子、山东快板,我有江南丝竹、吴侬软语;你有淮扬美味,我有东海海鲜;你有大江大河,我面朝大海……

  在此次精品展上,宁波匠心独运,运河文化与海丝文化相结合,通过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和现场表演,让人们对浙东运河历史与宁波全域旅游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人们看到了宁波大运河旅游的大好前景。

  大运河串起文旅精品线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吴王夫差时期,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流经8省(直辖市)27座城市,串联起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主要水系,在宁波三江口“通江达海”。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沿线城市集聚了众多文化遗产点。在此次精品展上,杭州、湖州、绍兴和宁波主动出击,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一条条既古老又现代的文化旅游线路。

  在湖州,南浔把古镇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打造了湖浔大道(古镇段)绿化景观工程、丝绸码头(北部主出入口)、古镇灯光夜游等项目。同时还计划联合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推出“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古镇联盟”,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

  作为浙东大运河上的三座历史名城,杭州、绍兴、宁波在此次展会上把“老底子”与新面貌一股脑儿呈现。作为京杭运河终点和浙东运河起始点,杭州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更注重展示西湖、钱塘新貌。绍兴通过大禹、西施、鲁迅等历史和现代人物的故事,介绍了一个古意盎然的运河城市。宁波把观众的视野从运河延伸到大海,通过石浦鱼骨造型、力洋剪纸等非遗手艺展示了与众不同的“海丝古港”风情。

  宁波运河游自有风情

  “浙东运河经曹娥江、姚江从三江口入海这段,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我们要做好通江达海这篇文章,打造独具特色的宁波运河文化旅游新品牌。”在展会现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邱金岳表示,未来,宁波将把河姆渡七千年农耕文化,以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为代表的佛家文化,以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等与现有海丝文化旅游产品相结合,争创大运河与海丝古港两大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打造“运河+海丝”国际化旅游新线路,让大运河在通江达海处焕发新风采。

  据介绍,宁波将优化“一带三板块”产业格局,整合形成河姆渡—三江口大运河和海丝之路文化旅游带,提升打造三江口、天一阁·月湖、泛外滩、东钱湖、九龙湖、慈城—保国寺都市旅游板块;象山港湾、梅山湾、环石浦港、杭州湾新区、宁波南部滨海新区海洋旅游板块;雪窦山、四明山、宁海奉化西南片区山水生态旅游板块。

  打造“五名五大”支撑体系,系统挖掘红色文化、藏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佛教文化、名人文化、甬商文化、茶瓷文化等八大文化基因,集聚形成“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居”+“大港、大佛、大儒、大海、大山”全域旅游。到2020年,培育形成东方大港、佛教名山、阳明故里、宁波港湾、四明胜境等一批核心旅游品牌。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